“接过这张聘书,我就成了校园安全的‘宣传员’和‘守护者’!”9月13日下午,教三401教室掌声雷动,2025年秋季学期大学生禁毒反诈宣讲员培训结业仪式在此圆满落幕。经过5天系统培训与严格考核,64名学员正式加入湖北科技学院“大学生禁毒反诈先锋队”。作为咸宁校园法治联盟安全共建的重点项目,本次“警校深度联动”培训不仅为校园安全注入青春力量,更标志着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迈入新阶段。

学校保卫部负责人刘成忍、学工部副部长杨孝,咸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陈辉武,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江汉、王伟杰,禁毒民警杨靖,温泉派出所民警葛文波及校内指导老师郑珍等出席仪式,共同为录用学员颁发聘书。鲜红的聘书在学员手中传递,映照着年轻而坚定的脸庞,成为仪式现场最动人的风景。

回溯发展历程,学校安全教育宣讲队伍实现了从“零星探索”到“系统作战”的跨越:2023年以“慧眼识诈工作坊”为起点,培育首批10余名反诈宣讲志愿者;2024年成立“扶光禁毒志愿队”,吸纳10余名学生参与禁毒宣传;如今两支队伍深度整合,形成汇聚全校17个学院学生骨干、规模超60人的“大学生禁毒反诈先锋队”,构建起“公安专业指导+高校阵地育人+学生骨干宣讲”的立体化安全防护链条。
此次培训的深层意义,正体现在这一成长轨迹中:它是深化“警校联动”的标杆实践,通过公安专业资源与高校育人阵地的融合,将法治知识与防范技巧精准送达学生群体,推动安全防护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它打破传统安全教育“单向灌输”模式,让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变为“传播者”,借助同龄人话语共鸣形成“一人宣讲、一群受益、全校联动”的辐射效应;作为咸宁校园法治联盟的重要实践,更为区域高校安全协同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推动安全防护从“校自为战”迈向“联盟共建”。

为期5天的培训中,“实战教官团”精准分工、靶向教学,为学员打造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能力提升盛宴:警方教官深耕实战案例与法规解读。反诈民警王伟杰结合“虚假兼职刷单”“仿冒老师收学费”等高校高发案例,拆解12种新型诈骗手段的话术陷阱与防范要点,用“骗子视角”还原作案流程;反诈民警江汉聚焦《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通过“案例+法条”对照,让学员明晰“反诈既是自护,也是守法责任”;禁毒民警杨靖带来仿真毒品样本,从“外观识别、危害原理、法律后果”三个维度详解合成大麻素、“跳跳糖”等新型毒品的伪装术,现场演示“看包装、闻气味、查来源”的快速辨别法。校内老师聚焦宣讲能力专项提升。学工老师郑珍围绕“让同龄人听得进、记得住”,开展宣讲技巧工作坊:从“开场3分钟抓注意力”的互动设计,到“用校园梗讲专业知识”的语言转化,再到“短视频脚本撰写”的新媒体技能,手把手指导学员将硬核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表达。培训期间,她带领学员分组打磨宣讲稿,逐句修改“法律条文表述”为“学生易懂语言”,累计优化宣讲案例20余个。警校联合开展模拟宣讲实战点评。温泉派出所民警葛文波带领4名民警与郑珍、夏梦、张淑敏、余光强、周皎石、丁爽等校内学工老师组成联合评审组,对64名学员分组考核。学员化身“宣讲员”,在模拟的新生班级、宿舍场景中,用情景剧、有奖问答、直播连麦等形式完成10分钟宣讲。评审组从“内容准确性、表达感染力、互动有效性”三维度现场打分,提出“增加身边案例占比”“放慢语速突出重点”等个性化建议,形成“讲—评—改”闭环训练。

结业仪式上,刘成忍细数队伍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从单一主题到禁毒反诈融合宣传,从个别学院试点到全校覆盖,从校内活动到联盟共建。他寄语学员:“要当好‘警校联动联络员’,传递安全预警;做好‘联盟共建宣传员’,展现湖科风采;成为‘校园平安守护者’,让每位同学在安全中成长。”
咸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陈辉武肯定道:“湖科的宣讲队伍建设为咸宁校园法治联盟提供了‘学生主体、警校协同’的优秀样本。”他表示,市公安局将持续提供“案例库更新、技能再培训、跨校联动协调”三项支持,携手打造“校园安全共同体”。
仪式尾声,全体人员在教学楼前合影留念,64名新成员手持聘书站在队伍前排,与民警、老师的笑容交相辉映。
据悉,学校后续将分三阶段推进宣讲工作:9月下旬启动“新生安全第一课”,联合联盟单位开展入方阵宣讲,实现2025级新生全覆盖;10月将深入院系,交叉宣讲,开展“禁毒反诈巡讲周”;11月开展禁毒反诈安全教育优质课比赛;12月召开年度禁毒反诈宣讲活动总结大会,对平安院部、优秀宣讲员、优质课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奖励,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年度活动提供参考。

从课堂培训到校园实践,从单打独斗到联盟联动,湖北科技学院大学生禁毒反诈先锋队正以青春之名,书写校园安全治理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