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成功识破“仿冒学生+名校培训”诈骗案

发布日期:2025-09-15    张锐麟    点击:[]

2025年9月15日,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一名大一新生家长遭遇仿冒学生身份的诈骗企图,在学生与家长及班主任的及时沟通与核实下,骗局被成功识破,未造成财产损失。目前,学院已将该事件整理为典型案例,面向全校师生及家长开展反诈警示宣传,进一步筑牢校园反诈安全防线。

骗局细节:仿冒学生+“名校培训”双套路,瞄准家长信任

据了解,当日中午16时34分许,该新生家长的QQ突然收到一则来自“手机通讯录”的好友申请,通过好友验证后,对方以“上课使用的学习号”为由,向家长提及“学校联合清华大学开展培训”的“重要事宜”,并发送了一份伪造的《“清华雅筑之星”培训班通告》。

通告中,诈骗分子冒用“省教育厅”“学校教务处”名义,虚构“清华大学教授授课”“培训后颁发清华证书”“成绩优异者可获清华交换生名额”等极具诱惑力的信息,声称培训课程涵盖“高级外语”“人工智能”“医学”等热门领域,每门课程180课时,全校仅120个名额。在费用方面,诈骗分子设置“高额收费+虚假补贴”陷阱:每门课程标价24900元,声称“省教育厅将补贴18000元/门”,诱导家长尽快缴费抢占名额,还特别强调“一律不接受口头报名,以家长缴费为准,超时自动取消资格”。




随后,该“仿冒学生”表示希望报名“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两门课程,需缴纳49800元,并引导家长添加所谓“教务处培训报名负责人陈莲华”的QQ(账号:****342411)办理缴费。幸好家长在沟通中察觉“孩子主动要求大额缴费”的异常,立即通过电话与孩子本人核实,发现孩子并未发起任何QQ申请,也毫不知情“清华培训班”事宜,骗局至此浮出水面。

快速处置:家校联动及时止损,案例教学覆盖全校

新生在得知家长遭遇诈骗企图后,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汇报情况。班主任迅速核查确认:学校从未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展此类收费培训,也无“陈莲华”“陟注华”(通告中虚构的教务处主任)等工作人员,判定该事件为典型诈骗,并立即告知学生及家长“切勿添加陌生QQ、切勿转账”,同时提醒保存聊天记录、好友申请等证据。

为避免其他师生及家长受骗,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第一时间将该事件的聊天截图、伪造通告内容等整理成详细案例,通过学院官网、班级微信群、家长沟通群等渠道发布。案例中特别标注了诈骗分子的三大核心套路:一是“仿冒身份”,利用“手机通讯录”备注、学生姓名等信息降低家长警惕;二是“权威背书”,冒用名校、教育部门、学校行政部门名义增强可信度;三是“限时施压”,以“名额有限”“超时取消”制造紧迫感,逼迫家长仓促决策。

全校警示:三点反诈提醒筑牢安全网

结合此次事件,学校保卫部联合学生工作部同步发布全校反诈提醒,重点强调三类防范要点:

核实身份是关键:家长接到子女“要求转账”“提及重要缴费”的信息时,务必通过电话、视频等“真人验证”方式确认对方身份,切勿仅凭QQ、微信等文字沟通就轻信;

警惕“名校”“补贴”噱头: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合作培训、“教育厅/教育局补贴”等信息,可通过学校官网、教务处电话、班主任等官方渠道核实,切勿相信非官方发布的“限时名额”“高额补贴”;

留存证据及时报案:若遭遇疑似诈骗,立即停止沟通,保存聊天记录、转账链接、对方账号等证据,可向学校保卫部或属地派出所报案,避免财产损失。


此次电诈事件的成功处置,充分体现了家校联动在校园反诈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后续将持续依托“大学生禁毒反诈先锋队”,通过新生班会、反诈讲座、案例推送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师生及家长的识骗、防骗能力。



下一条:警校联动筑平安 青春先锋再出发——大学生禁毒反诈宣讲员培训圆满结业

关闭

版权所有:湖北科技学院科保卫处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  邮编:437100 邮箱:vbsclub@xxx.com